2018年12月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通报
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18-12-25 2018年12月,上海市中体平台手机端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餐饮环节监督管理中,以食品安全状况“较差(哭脸)”和“一般(平脸)”的餐饮单位为重点对象,以餐饮单位自制食品和高风险食品原料为重点品种,以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为目的,开展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旨在发现问题、控制风险、消除隐患。具体情况通报如下:
一、抽检品种
包括盒饭、桶饭、熟肉制品、餐饮具、即食食品环节表面、色拉、煎炸用植物油、生食水产品、现制饮料、火锅底料、焙烤食品等。
二、抽检结果及处置
从本区63家餐饮单位抽检上述各类食品(含环节表面)269件,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盒饭、现制饮料、色拉等目前无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依据本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其中已确认检验结果269件,结果合格259件,总体合格率为96.28%。10件不合格样品详见附件。
对于抽检发现的问题,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并将采取相关处置措施:不合格样品属于餐饮单位自制食品的,责令立即查找原因,针对性开展整改;不合格样品属于食品原料的,责令停止使用并销毁。
三、不合格项目及其健康风险
抽检不合格指标共10项次,为指示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合格, 其中指示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合格9项次,占比90%:
(一)指示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抽检不合格指标主要为微生物,其中指示菌占绝大多数。所谓食品中指示菌,是指其本身一般不会直接致病,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它不一定代表细菌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程度,但可以代表食品中细菌污染的数量,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餐饮食品指示菌检验不合格反映餐饮单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
(二)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残留量
二氧化硫是国内外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发挥着护色、防腐、漂白和抗氧化的作用。 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二氧化硫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长期超限量接触二氧化硫可能导致人类呼吸系统疾病及多组织损伤。为此,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明确了可以使用二氧化硫的食品类别及相应的使用限量和残留量。
附件:1.2018年12月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2.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主动公开统计表(2018年12月)
上海市中体平台手机端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12月25日
附件1:2018年12月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xls
2018年12月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xls
附件2: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主动公开统计表.docx